地摊经济兴起,让三轮车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三轮车一直承担着乡镇乃至城区出行需求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三轮车不只能代步,还是一种生产力工具,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喜爱。当然,在三轮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很多奇葩现象就经常出现,三轮车快讯就来扒一扒这些现象的内幕,看看你遇到哪些!
现象一:三轮车让生产不让上路
全国各地针对三轮车销售的大检查一浪高过一浪,但在抽查过程中,有些管理规定也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比如一些地方一刀切式得禁售、禁行三轮,却对当地的生产企业不闻不问。允许生产却不允许销售、上路,这样的管理很难服众。
厂家欠配套商的钱,二网欠一网的钱,最后消费者来买车,讨价还价半天还要赊账。闹半天,三轮车就是个打白条的行业?
三轮车行业存在一部分极其不规范的企业,为了订单、销量无所不用其极,但对承诺、返利却避之唯恐不及,最后产品没做好不说,还让经销商背负沉重经济负担。
砸车、烧车、拉车,这是三轮车终端演示的三板斧。并不是说这种活动不好,而是这么多年一直这么玩,消费者也审美疲劳。
渠道为王,是三轮车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来一直未变的铁律。但也正是因为渠道过于重要,部分企业的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拼命压货,导致企业年底的销售数据很好看,经销商却苦不堪言。
一个新款上市,你还没有来得及定价,隔壁店里就开卖了,价格低得你吐血,车型同质化现象严重。
总结
虽然三轮车行业有这些奇葩现象,但不得不说,随着行业转型升级不发的加快,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强势品牌,他们在产品、营销乃至研发上都实现了大跨步的迈进,成为当下行业的佼佼者。正因为有优秀企业和经销商的不断努力,作为根植于全国数亿消费者出行刚需的三轮车产业,未来才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