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过野蛮发展期和调整规范期,电三轮行业也不例外。
行业人士预测,2021年,电三行业的洗牌将进一步加速,大量无资质拼价格的组装厂将大量退市,电三行业将加速进入品牌化时代。
1、三开市场提前进入拐点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电动三轮车早已普及,在多数地区已经步入了”换新”期;绝对的新增用户非常少。这就意味着成熟的三开市场对产品和品牌更为挑剔!
对于那些有过电三轮使用经历的老用户来讲,二次购买时肯定会对品牌以及产品的功能、品质、价格、款式和服务等有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杂牌和小品牌将会失去人们的青睐。
2、整体市场规模变小,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土地集中和流转,大量的农民不再“种地”,对这部分群体而言,载货三轮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与此同时,三轮车的产能却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三开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3、终端需求不旺
持续一年多的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大部分人的收入“缩水”。这一现状对于部分有换车需求的用户影响很大,很多人不再考虑更换新车!
4、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的大头---篷车的销量和利润同时走弱
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低速四轮”的限制,市场一度风声鹤唳,很多资质企业也开始主动放弃四轮项目。
与此同时,部分低速电四企业开始一窝蜂的进军三轮篷车领域,对传统电三企业的篷车业务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5、市场不缺货,中小品牌失去拓展空间
虽然近期原材料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上游企业一直高呼涨价,但是市场却没有形成抢购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并不“缺货”;相反,在终端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下,批发商和经销商库存产生了“积压”。
这就形成了一个颇为怪异的现像,那就是一方面大家高呼涨价的狼来了,一方面却不停的大打价格战。
可以肯定,为了加速现金流和提升库存周转率,未来一段时间“价格战”和“促销战”将会此起彼伏,三轮车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惨烈,纯粹以价格为武器的中小品牌将无路可走!
6、不同品牌的价差进一步缩小,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按照近几年的“惯例”,每年的年后三轮车的原材料都会有一波或大或小的涨幅,行业都会掀起一波涨价潮。大企业实力雄厚,都会提前储备一些原材料,对冲涨价的风险。
同时,通过年前年后的压货,将部分低价政策车辆压到渠道中。就算部分商家年后提货,很多车辆也是涨价之前的低价车。当然,部分品牌的大商,每到涨价的节点,也能大量“吃进”低价库存。
相反,小厂家在这个阶段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年后开工后,多数小厂买进来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涨过价的。成本上涨之后,这些厂家迫于经营压力,不得不上调价格。
然而,小厂家调价之后,一方面是“几乎没有订单”的断崖式销量下滑,而接到的订单,要么供货时间变长,要么就会因为价格失去竞争力最终滞留在经销商的仓库中。
7、 国家政策趋严,无资质的三无产品开始受到严控
日前,受国家的规范化政策要求和限制,市场开始放弃无法上牌的组装企业的产品!受此影响,大量没有取得工信部资质的企业的销量受到极大影响,企业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可以预计,2021年电三轮行业肯定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受政策因素的影响而破产或濒临破产!
总结:最近几年,虽然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影响下,电三轮行业的洗牌一直都在持续进行,但是市场的规范有一个过程,大家身在局中,对于行业的缓慢变化感触不深而已。
随着政策的走向越来越清晰,特别是执法层面的配套政策的落地,电三轮行业大量无资质的中小企业由于产品无法上牌以及上牌车过少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届时,行业才会真正的进入以资质化规模化为特征的比赛的下半场。
- 上一篇:电动三轮车使用技巧
- 下一篇:电动三轮车有刷电机测量好坏的方法
- 返回列表